“上海啊。”
她默了默,听方成彬继续主持:“十分钟讨论开始。”
同事们针对小梁的选题提问,小梁一一回答。所谓以小见大,他要采访多位乘客,包含不同年龄层、不同行业,听取他们乘坐地铁的感受、印象深刻的大事小事:“故事可以是多样的,但中心离不开‘交通轨道串联起普通人的一天’。”
“人物大概选几个?”
“四到五个。”
“你确保通勤的人愿意接受你的采访?”刘仁美提出质疑,“我下班的第一件事是回家,而不是和一个陌生人唠唠叨叨。”
“总会有不赶时间的人。”
“不赶时间那我坐地铁干嘛?我去旅游景点也想早到站好吗?”她放下手里的笔,“个人意见,这种采访很无聊。”
小梁脸色微凝,又听老胡说:“没人接受倒不至于,主要是选题不新,找几个没有关联的普通人讲述他们的忙碌,要人有共感,仅仅考验笔力,现实意义不大。”
“所以就得找对人。”小梁说,“肯定要反映社会现状,增强故事的可读性。”
“但这得凭运气。”
于燕听他们发表意见,基本都低头记着笔记,直到被方成彬点名,她才开口。关于这个选题,她想法还挺多的:“首先是视角的选取,如果单纯以乘客串联很难,那能从地铁工作人员切入,比如安检员、巡查员、引导的志愿者,他们在地铁里呆得最久,身上的素材最为集中。其次,如果想强调‘昼与夜’,势必会提及人流量的变化,这种拥挤和空旷的对比处理很关键。再有就是我想问下行文逻辑,是以时间为轴,还是仅罗列百态,是只针对乘客,还是涉及工作人员,或是延伸到地铁外的打车点、摩的、甚至是小摊小贩?”
“这就回到了你的初始设想,”方成彬同意她的看法,转向小梁,“你构思的是平面化的人物图鉴,还是要描绘一个立体的复杂的‘微观宇宙’,如果是后者,你选择大城市作为样本,如何让小城市的读者产生共鸣?”
小梁想了想:“意思是我应该更强调‘以小见大’的‘小’,更贴近具体的普遍性的生活细节?”
方成彬没表态,只说:“你再考虑下,题眼要扎得再深一点。”
他喝了口茶,合上面前的文件:“于燕,该你上来了。”
。
于燕这次提了两个选题,其一是岚城医院检验科王梁医生的个人事迹,其二是在云南大山中教书二十年的乡村教师的人生经历。前者是她吃完小龙虾而意外收获的素材,后者则脱胎于她上次去鲜花基地出差,和基地负责人的几次谈话。
那负责人出身农村,是家里的长女,背负着压力一路考学,自己创业,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扎实。她不止一次提到她最感谢的人,就是教给她知识,托着她越飞越远的吴春英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