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试分六论,每论需作五百字以上,出题范围以九经、兼经、正史为主,旁及武经七书、《国语》及诸子;正文外,群经亦兼取注疏。国朝四品以上官员出题,考问的却仅为二三十岁的年轻儒生,出题范围之广,选拔之精细令人咂舌。
初试顺利而过,未产生多的争议,然随后而来的殿试却在考官定夺时发生纷争。
覆考官胡宿拿着一份考生试卷道:“此生出言不逊,将皇帝贬得一无是处,一名小小的考生,用词之激烈简直闻所未闻,岂可把这种人评为第三等?我看应当直接落黜。”
制科考试,一、二等皆为虚设,第三等即最高等,第五等即为落黜。
考官司马光否道:“此生应的乃‘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需的便是极论国是、一腔忠诚的人才,但陈朝廷得失,无所顾虑,此生于四人之中最为切直,当今士子鲜有如此胆量者,这等敢言直书的后生,朝廷若不录用,方为损失。”殿试试卷,便是他格外青睐于这名考生,将之评为了第三等。
同为考官的范镇道:“直言进谏不代表攻击人主,将这满篇指斥皇帝的文章列作第三等,官家的体面还要不要?朝廷的体面还要不要?往后天下士子俱学会指骂官家,将之引为高尚事,难道便是你们乐见的?”又问蔡襄:“蔡君谟,你是何意见?”
蔡襄唯唯,含糊其辞:“我看,此生见解虽有尚浅之处,但贵在极具胆识,不如将之降为第四等,诸公以为如何?”
“直接落黜!”胡宿甩袖不耐。
“不可落黜!”司马光坚持己见。
几名考官争执不下,这件事最后闹至了皇帝跟前。
此生不为他人,正为苏辙。司马光直接向皇帝奏书,曰:“朝廷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目的便为选拔直言极谏之材,今此生若以直言被黜,恐天下人皆以为朝廷虚设直言极谏之科,从此四方以言为讳,于陛下宽明之德亏损不细,伏请陛下明察,特以其切直收之。”
皇帝看后,又将苏辙的策论仔细阅过,用语确过直白刺耳,即使好脾气如赵祯亦觉难堪,然司马光之言说在他心中,遂斟酌后下令,不可落黜:“以直言召入,而以直弃之,天下谓朕何?”
后考官再次议论,终以第四等收之。
此次制科,四者录取其三,苏辙以第四等录取,其兄苏轼更以第三等录取,自此风声所布,旦夕之间,苏氏兄弟文名震动京师,流传四方,士人竞相师法苏文,誉为天下第一。
这是前言。
制科入等即任官职,苏轼除大理评事,苏辙为试秘书省校书郎。时任知制诰的王安石按例需为二人写制书,然王安石直言苏辙对策“专攻人主”,将之类为谷永,不肯撰词。
谷永,汉臣,前后上奏四十余事攻击皇帝、后妃,以阿谀王氏,给人留下奸谀小臣的印象。
同僚几番劝说,皆未使王安石改变心意,他素性如此,不喜欢、不承认,便直言不喜、不认,于是制书拖延不下,换了他人代写。
此也为苏氏兄弟一一登门拜谢考官时,前来王安石家的惟独苏轼一人的原因。
第49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