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人生有点见底的倾向有能力的兄弟们,支持下小船吧多谢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心理优势的建立,就像是盖大楼一般,可绝非是一时一地之功。
就像是后金军对阵明军,除了他李元庆,谁人又敢在正面、野战,硬罡后金军的主力?
而之前海州一役,李元庆更是活生生将皇太极逼退,迫使皇太极拱手将海州城让给了他李元庆。
这种心理优势,可决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化解的了的。
李元庆自然会拿来好好做文章,就像是滚雪球一般,持续扩大化他的利益。
不过,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对于整个阵势、营地的布防,李元庆可绝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此时,经过了大半夜的忙碌,营地正中的指挥台已经被搭建的差不多了,还有十几个工兵儿郎正在搭建棚子。
李元庆大步走上观战台,工兵儿郎们纷纷躬身行礼,“大帅,大帅。”
李元庆笑着摆了摆手,“你们忙你们的,不用顾虑我。”
“是。”
这些工兵们纷纷躬身一礼,又开始搭建架子。
在长生营序列内,工兵一直是优势兵种,他们的待遇比战兵要高出不少,便是寻常的工兵士兵,也能在级别上,享受甲长的待遇。
李元庆非常明白,‘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汉人对阵游牧民族,科技就是最好的捷径!
此时,就像是一个‘一’字,下面的中间部位加了一个有些臃肿的‘0’,明军的整个战阵一字排开,中军主力皆汇聚在李元庆的身边。
不过,在营地两侧,皆有两三千的精锐骑兵,这是李元庆和陈忠的压箱子底儿,也是唯一可以真正在马上冲锋作战的骑兵。
其余的骑兵儿郎,则皆是被充作哨探,分成小股密布四周。
倘若鞑子真的敢冲阵,这两股骑兵,就是救急的第一波冲击力。
十年鏖战,理论联系实际,李元庆对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短处,早已经是炉火纯青、驾轻就熟。
哪怕是长生营与后金军对战,硬拼骑兵,也绝不是明智的选择。
骑兵的培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一名优秀合格的骑兵,对于此时的大明而言,甚至不下于后世的飞行员。
可并不是会骑马就是骑兵。
真正骑兵的作战,需要极多的高难度控马动作。
尤其是骑兵整体冲击的配合,更是需要与战马完全融为一体,形成本能的。
哪怕是李元庆此时的财力,也不过在长生营军中培养了五六千合格的骑兵的而已。
虽说新生代的少年郎们,在长生岛上被选择骑兵后续的不少,但那还需要很多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李元庆一直是超级务实主义者。
与其拿这些宝贝疙瘩,跟鞑子硬拼,何如将他们分散,充作耳鼻,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他们最大的剩余价值,何乐而不为?
但这东西,就像是后世的核~武器。
你不用没关系,但绝不能没有,哪怕是很少呢,却必须要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威慑。
前方,已经有将士们带领辅兵开始填土,李元庆身后不远,草料堆、粮草支架油布棚,也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之中。
粮草的支架油布棚子,还好搭建一些,但在冬天推土,土地都被冻的邦邦结实,那可是个真正的体力活。
但长生营的工兵儿郎们,经过了这些年的摸索探讨,早已经有了很充裕的经验。
就像是做‘叫花鸡’。
在昨夜之时,工兵们已经在前方构架了数个火堆。这些火堆,有很多到现在才刚刚熄灭。
有了它们的温暖,脚下的冰冻土地,早已经松软了不少。
加之辅兵们所使用的铲子,是李元庆根据后世工兵铲的模样,亲手操绘的图纸,又在实践中被工兵和军器坊的大匠们,经过了数次改良,不仅艰苦耐用,而且轻便好使,辅兵们并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
细节决定成败。
这些年,李元庆虽偶尔也会飘忽,但最基本的根子,他还是扎的相当稳当的。
与一片兴旺忙碌的明军营地不同,对面的后金军方向,却是显得有些无法言喻的萧条。
昨夜,李元庆一系列的多线操作,鞍山堡内大多数人,都没有睡个囫囵觉。
此时,这些值守的鞑子们,哪怕看到明军正在推土,很多人,却也是哈欠连天,说不出的疲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