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载,孔子到自己学生言晏治下武城游玩,这武城是个偏远的弹丸之地,尚武之风颇浓,民风彪悍,否则也不至于叫“武城”。进城后的孔子看见言晏在城中大兴礼制,城中传出了高雅音乐之声,孔子忍不住笑道:“割鸡焉用牛刀”,言晏立刻答道:“老师之前不是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么?”孔子立即认识到自己失言了,他既然主张礼教,更说“有教无类”,不可能因为地方小就不兴之,民众愚而不化之,他立刻对着跟随的学生们说道:“大家听见了么,言晏说得对,我刚才不过是戏言罢了。”
而所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这句话的原意是说,“君子”——上位者学了道德仁义礼,就会懂得宽仁为怀、推己及人,而“小人”——身份低微的人学了道也能明辨是非、接受教化。
意思很简单,男子自然是知道的,但这句话看起来好像和目前的情况没有任何关联,木唤说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当然是骂人了。男子毕竟是极为聪明的人,又读遍百家言论、阅尽万卷诗书,对这种文字游戏了如指掌,脑子一转就体会到了这里面微妙的含义。
他对木唤如此咄咄逼人,自然算不上“爱人”,那么自然也算不上是“君子”,木唤这就是骂他是“小人”了,在这个时代,君子与小人的意义已经与孔子时代大不相同,原本的身份地位之称已变成了道德高下之称。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点,之前对“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解释,那是站在统治者、君子的角度而言的,如果站在“小人”本身的角度,那又有些不同。和君子不一样,小人本就不是温良恭俭让之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学道是为了装饰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易使也”,假装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易于驱使的、听话的人。也就是说,这个小人他“升华”了,学道后变成了伪君子。木唤说他不是君子而是小人,那么对这话,自然不能用君子的解释了。
木唤意思很明白:你不是君子,你是小人;即便你当了榜眼,看起来像个君子,顶多也是个伪君子。反过来,倒是他木唤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了!
男子想明白这点,差点鼻子没气歪!
看见男子的脸色由冷转怒,木唤心情大好。真要论学问,我或许不如你这个榜眼,毕竟我离开大学也二十多年了!可是我好歹也是学中国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论语》!《论语》我还真不比你差多少!
喜上眉梢,木唤把鞠球往地上一放,颇有架势的举起双手,示意全场注意。
人群很快安静下来,大家都想看看,木唤到底有什么本事,若是没本事闹了笑话,也不失为一种乐子。
“装腔作势。”男子看着木唤,说了一句。遭到木唤的讥讽,他自然是气得不行。他已经打定主意,此时便不发作,一定要等到木唤出丑、遭到人群嘲笑以后再痛打落水狗!非如此不能解心头之恨。
木唤看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抬起脚就动了起来。
右脚由右至左在球顶面上一擦,稍微用力,球就从地面上飞了起来,一面旋转着一面在空中绕了一个圈,然后落下,木唤左肩膀轻轻一顶,稳稳地接住了球。
“哗——”
人群中微微惊讶,这是什么招数?球还会转弯?莫说是围观群众,就连筑球队里的人也没有见过!
这还没完,球仍然在旋转,落在木唤的左肩膀后,旋转的足球通过摩擦力,居然就从木唤的左肩膀经过木唤微微低下的后颈,来到了木唤的右肩,木唤右肩一抬,球又飞了起来,朝地下落,木唤伸出右脚,用脚面与小腿稳稳地接住了落下的球,夹在了两者之间。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好!”
观众们大声叫喊,手中猛烈地鼓掌。
木唤右脚一提,球微微飞起,木唤迅速挥动右脚,绕着球转了两圈!这个动作之前朱宽也做过,不过仅仅是绕了一圈而已。
第二圈刚刚转完,他脚面接住球,又是一顶,身体跟着跳起,在空中以双腿夹住了球,在准备落地的时候,他小腿向后一甩,球飞离双腿,自木唤的后背向前飞,接着被刚落地的木唤以头顶接住,稳稳地停在木唤地头上。
人群忽然就安静了。
这是什么动作?任凭是谁也知道这个动作的难度!
球是从后背飞过来的,是人的视野盲区!不用眼睛看,就能够把球接在头顶上。这技巧,当真是匪夷所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