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了葛大婶,李沁就开始忙活起自家小年的事情。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包饺子。
饺子对北方人来说是一种很奢侈的食物,不是因为包起来多费劲,而是面粉得来不易。北方倒是很多种麦子的,可是更多的是种苞米。苞米比麦子的产量高,而且推完磨之后,不管是大馇子、小馇子,还是玉米粉,制作食物多样、做法简单,选择的余地也很大。相对来说,面粉制作面点更加耗时,而且消耗量也大。所以自打有了苞米,大家就很少种麦子了,面粉也就愈发奢侈了。所以饺子一般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平时大家也很少会包。
包饺子讲究褶多、好看,最关键的是不能露馅儿。这样精细的活儿,一般人家男人是不被要求做的。所以于斐从来不会包饺子。但是剁馅儿他倒是会的。反正他有一把子力气,倒是帮了李沁的大忙。
李沁教着他把羊肉切成小块儿,然后再用菜刀用力剁成肉糜。这边,李沁则把黄酒、酱油、香油、盐都准备好了,又把葱姜切了末。
等于斐的羊肉馅儿剁好了,李沁就让他把它们放到陶盆里,她则把准备好的调料都放了进去,让于斐拿着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打。
这也是一个力气活儿。一来馅儿太多,搅打起来不容易。二来要匀速一些,这样肉质才会更弹。
趁着这功夫,李沁又拿了另一个陶盆和面。好在之前杨氏留下的白面有许多,李沁一边用筷子旋转,一边往陶盆里加温水,一点点,把陶盆里的面都搅成了絮状,再用手揉搓,不一会儿,面就和的很光滑了。
包饺子的面硬一些会比较好吃,又因为李沁是用温水和的面,所以也不用醒面,直接把餐桌擦干净,撒上薄面,就把面团拿出来,在桌子上揉搓起来。
等面充分沾染了薄面,放开之后又不容易粘桌子了,李沁把面团分成三个小团,然后取其中一团继续揉搓起来。待小面团也达到了大面团的效果,李沁把面团的中间掏一个洞,再用巧劲儿把洞越阔越大,慢慢面团就成了一个大的面环。再继续揉搓,面环变得细了,李沁则一个用力把中间挣开,又形成了一个常常的粗面条。
于斐看着李沁娴熟的样子,完全插不上手,急的跟那两只猞猁似的团团转。不过,猞猁是被羊肉味儿馋的,他则是太关心她、太想和她分担了。
李沁笑着,“马上你就能帮忙了!”
李沁把粗面条滚的圆圆的,然后一手拿着面条,一手稍微按了按面团刚刚的不规整的切面,就利落的揪起剂子来。
李沁揪的剂子力道很好,每一个剂子都不会因为面团的柔软而变长、变形,全都是整齐的断面,一样的大小。李沁揪下一个,就按到桌子上的薄面上,一个一个,很快就摆了好大一片。
待全揪完,李沁两手把它们一下子都拨弄倒了,使得这些小剂子都成了相对较圆的小面团,这时候再拿出一个一摁,就变成圆圆的小面饼了。
于斐看的神奇,忙伸手帮李沁摁,有他帮忙,很快就把小面团全变成了小面饼。
然后李沁拿出擀面杖,一手捏着小面饼的上端,另一只手则拿着擀面杖擀小面饼的下端,擀一下,上面的手就转一下,五六下之后,一个又薄又圆的饺子皮就擀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