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家人看来,尤其是在秦老娘看来,既可以去腥提味,又可以入药理气的彼茴香自然是好东西。
哪里能够知道宣歙之地出来的商人,这世上虽然就没有他们不能买卖的东西,却偏偏忌讳两样物什。
就算秦老爹走南闯北,就算郭掌柜见多识广,或许都不会知道他们一来忌讳萝卜干,二一个么,就是这秦家厨房里常年必备的彼茴香了。
而说起缘由来,有句话怎的说的,前世不修,生在宣歙,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因为宣歙之地的小子们,通常刚刚长成,不过十来岁的年纪,就得跟着父辈或是家族长辈们外出跑码头学徒做买卖,寻觅谋生之道了。
少小离家,宣歙人最忌讳的就是被人称作“茴香萝卜干”。
因为乡音之中,萝卜干的谐音正是“落泊”,而茴香的谐音则是“回乡”。
意为在外学无所成,或者经营不善落泊回乡。
都不是甚的好兆头。
尤其在宣歙之地的商人而言,无论拜师学徒也好,还是日后独自闯荡商海也罢,虽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品质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天性和乡愁。
可一旦买卖不顺利不成功,他们是宁愿客死他乡,也不愿轻易回家的。
于是乎,不知从甚的时候开始,宣歙之地的商人们连带着做买卖都忌讳起萝卜干同茴香来了。
宣歙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
就是这么来的。
再碰上钱太太这样笃信神明的,打小就没吃过茴香、萝卜干。而且年纪越大,就越是避之不及。
所以虽说钱太太看中茴香就是为着茴香有秦连豹这样的秀才老子,可别说秦连豹这会子还不是秀才,就算他考上了进士,钱太太这心里估计一时半会儿的都转不过这个弯儿来的。
而秦家人,自然是不会知道钱太太的捶胸顿足的。
至于那四匹每每叫钱太太想起来都要心痛的十样锦,虽然确实光彩夺目,可花椒姐妹还真没人稀罕,也不缺这么一身衣裳穿,已经被束之高阁了。
一来虽然她们自个儿是绝对不可能花十两银子只为扯匹料子做衣裳的。
十两银子,这可是他们阖家四十余口一旬的伙食费。
她们姐妹日常穿用的织的最密实染的最匀净的棉布也不过二、三钱一匹,下地时穿的梭布衣料更只要一钱一匹。
却也不是就没见过世面,这些年来,方家老夫人、袁太太那边的赏赐回礼可是从未断过的。各色的绫罗绸缎,自然不是没见过。搁在方家这样的人家来说或许并不稀罕,可放在外头,可都是难得的上乘料子。
就说上回花椒进府拜见方老夫人的时候,老人家又特地赏了花椒两箱衣料,都是鹅黄、桃红、丁香这样的粉嫩颜色。
罗氏给俞阿婆留了两匹,回来后又送了几匹与秦老娘,剩余的五房均分,还特地给当时还未进门的郭氏留了一份儿。
再一个么,只要想到那钱太太的用意,怕是再没人穿的住这身衣裳的。
而时间一晃而过,已是进了六月下旬。
荷花节前两天,秦老娘就让秦连虎去了趟崇塘,按着那十样锦的市价又添了两成,给那钱太太置办了贺礼送过去,并顺道赔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