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卫平主编的《苏州文献丛书第二辑》中编辑了《顾鼎臣集》,对研究顾鼎臣的生平事迹意义重大,在作者小说写作过程中采用了其中的历史资料。现将其《前言》作为后记刊载其后,供读者参考。王卫平是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主任,罗时进是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前言
和几乎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顾鼎臣(1473—1540)这位明代中期的朝廷重臣,被时人和后人赋予了迥然不同甚至截然不同的面目形象。
他来自昆山的小商人家庭,门第不彰,身世低微却凭借着寒窗苦读,闯过科举考试的独木桥,中状元,做朝臣,主礼部,任天子经筵师,最终入阁为相,在君恩莫测、风云诡谲的的正德、嘉靖得以名完身全,可以称得上我们今人所说的“个人奋斗”的成功典范。也许正是出于对这一平步青云、高贵光鲜的个从发泰的艳羡和好奇,顾鼎臣的故事在吴地被世人竞相写入小说、宝卷中,在评弹、地方戏剧舞台上被扮演传唱,越传越讹的雕奇身世和显赫官威遂造就了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在明代中晚期,江南以科举起家最终入阁获得宰辅身份的士大夫代不乏人,但因被编成说部、曲文,从而形成广泛影响的却也屈指可数。且与《三笑姻缘》中的华鸿山、《玉蜻蜓》中的金贵升(申时行)相较,吴地的市井细民似乎对顾鼎臣更有好感,顾鼎臣的民间形象也因之最为正面,这恐怕也和顾鼎臣在嘉靖年间修筑昆山城上起过关键作用,当地建崇功祠一直纪念他有很大关系。
然后这种来自民间的好感,与来自官方、来自士林的评价是大相径庭的。清修《明史》在历代正史中虽较晚出,但却公认为后来居上的一部。在其第一百九十三卷中是这样来总括顾鼎臣的一生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