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街道纵横交错,行人步履如织。每一个市民百姓都有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聚集起来,便是国家的意志。唐挽感知到身边的世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新的思潮正在市井中萌发。她与她身后的内阁是创造这一切变化的推手,却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推动和改变着。
通敌案的结局,便是最好的佐证。国民已产生了自主的意志,不会再被轻易地奴役裹挟。这个时候,执政者也当学会谦卑,走下高台,于百姓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建成九年九月十三,内阁宣布将在三个月后进行首辅大选。这是大庸历史上首次不御批、不奉诏,以廷推的方式决定内阁的掌舵人。
消息一出,天下沸腾。只因这一次能够参与廷议的不仅仅有官员,还有学者、商人、工坊主这三类人的代表,每一类各占据三个席位。他们虽然不能代表百行百业,却已是白衣阶层第一次参与到如此高规格的朝廷决策之中。
这三个行业能够获准进入,只因它们已发展得足够成熟。学政改革后,学者因思想不同而分出学派,因地域不同而分属书院,又因为学术成果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学会。每一个层级都有相对严密的组织,能支持他们由下而上选出足以代表自身利益的议政官。商人和工坊主也是一样,作为最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两个行业,他们也已经形成了群体,具备表达观点的能力。
至于其他尚在沉默中的“大多数”,廷议的法案中也为他们留下了入口。时光的洪流向前涌动,也许有一日又会孕育出新的群体。大庸的政|权将以最开放的心态,迎接新力量的注入。
百姓们的情绪是激荡的。从京城到地方,人人都关注着九位议政官的选举进程。政|治是少数人可以参与的,却要让多数人都能看到。
与此同时,东阁党和翰林党也陆续公布了参选人选。毫无悬念地,谢仪与唐挽这两位党首,即将迎来一场正面交锋。
同样是三朝元老、两代帝师,同样手握大权、独当一面。两人之间的较量注定不会只停留在权术的层面上,他们真正的决战地是国策,是对大庸未来五年十年,乃至千百年的蓝景勾画。
两个党派都在竭尽全力地支持自家的党首。为了获得朝中的小党派和无党派大臣的支持,两党又须在政策上做出调整让步,这就于无意中保护了小群体的利益,保障了政策的公平。
稷下学宫的讲坛又热闹起来了。两个党派相继释放出了一些政策信息,各家学者们纷纷进行解读,引来全城百姓的围观。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许多商家趁机在门前挂上党派名称,以吸引相同立场的人入内。甚至还有人公然挂出“东阁党人一律半价”这样的牌子。
唐挽和元朗刚巧走到这间茶楼前,就被门上悬挂的横幅吸引了目光。唐挽抬起扇子一指,兴奋地说道:“半价哎,咱们进去喝口茶再走。”
“不去,”元朗道,“又不给我半价,我进去做什么。”
唐挽忍着笑意,上前挽了他,说道:“去吧去吧,我结账还不行?”一边说着,一边就将人拖了进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