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缺人,也可以请非贫困生的学生来工作。更何况,贫困和非贫困是相对的,生活困难但不到贫困地步的学生,也有不少。工作室一旦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能一步步扩大规模,把需要帮助的人都容纳进去。
“这是佳能的单反相机,目前最高配置,真的只要三千元?”丘兰接过舒雨代购的相机,她不懂相机好坏,但负责摄影的同学懂。
“我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他没赚我们的钱,明天我跟你一起去还相机。”之前的相机是学生借的,除了还相机,还有定制好的锦旗,以及一个镜头。
管前的父亲接过锦旗也就罢了,看到镜头吓了一跳。
仔细摩挲一遍,带着依依不舍的神情交还到舒雨手里,“这我可不能要,你们搞的这个互助会非常好,本身就带着慈善性质,如果不是因为这样,我也不会借相机给你们用。如果赚了一点钱,就用善款做这种事,以后还走得远吗?”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神色已经带上了一丝严厉。
舒雨笑了笑,“谢谢管叔叔的指点,其实这个镜头没有花钱,我托的朋友是大客户,买了很多东西,这是人家附送的赠品。因为了解到我们的工作室,是因为管叔叔借给我们相机才能开业,所以人家指明了送给您。”
管前趁机道:“是真的,这个镜头没有花工作室一分钱。工作室的帐本都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公示出来了,买的相机都附有□□,配件一清二楚,绝对没有挪动工作室的东西。”
“你把相机无偿借给我们使用,是善举。好人必有好报,您也得允许别人感谢您,对吧。”舒雨再次将镜头递上前,这一回管父才犹犹豫豫的接了。
管前送舒雨出门回来,管父已经将镜头装在相机上,反复调着焦距,越发的爱不释手。
“这镜头真是赠品?”管父有点不相信,他不是不识货的人,一试就知道,这镜头单独买绝对不便宜,但又舍不得再还回去。不是他贪财,而是爱好摄影的人,都懂这种心情,一个好镜头可能比儿子都亲。
“反正没用工作室的钱。”这一点管前可以肯定,想在帐本上做手脚,瞒过财经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是不可能的事。
“以后工作室有什么事,你多帮帮忙。”管父心情很好的把儿子给卖了。
管前面对这样的父亲,面无表情的伸出手,“生活费翻倍。”
“你这个孽子。”
经过讨价还价,管前每个月增加三块钱的生活费,从管父的小金库里支取,同时管前必须严格遵守对母亲保密的原则,否则双倍返还增加的生活费。
将锦旗送完,也采购了最重要的器材,看着走上正轨的工作室,舒雨长吁一口气。
和丘兰在宿舍里对着帐,“照这样下去,到年底的时候,至少可以替十个人交学费。”
而且从工作室开张开始,已经有二十个贫困生,可以领到生活费,不需要占用学校勤工俭学的岗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