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衍说的这些,江晓寒都懂,也觉得他说得确实对。宁衍今年才十六岁,便有这样的远见实属不易。
可江晓寒却并不看好。
宁衍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想要收回这些封地,日后也废除这项。可收封是件大事,别说现在已有封地的这些王爷,便是他自己的兄弟亲族,在这里头也都是有利益纠葛的。
宁衍想吃这块肉,就无疑是要动宗亲的骨头。他现在年轻,本就难以服众,若是无缘无故,师出无名,恐怕会被人反将一军。
两害相权取其轻。江晓寒不动声色地说。
可是老师。宁衍认真道:若朕哪一害都不想要呢。
第45章 知道陛下是个好孩子。
当今内阁的首辅跟年轻的帝王之间隔着两碟小巧而精致的点心,宁衍面前那盘糖糕上撒着一层细腻的糖粉,正在热气蒸腾下散发着甜香气恰如他至今为止依然存留的些许赤子之心。
宁衍身上还是有少年人的特质执拗、倔强,和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坚持。
按理来说,这样的特质无论如何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帝王身上,无论是嗜甜还是像宁衍这样自我,都或多或少代表着帝王的不成熟。
帝王坐在龙椅上,从来不是高枕无忧,他们脚下踩着的是臣民的肩膀,站得更远,却也更不安全。如果他没法踩得稳,不能靠自己的能耐让臣民们安安分分地站在原地,他就随时有可能会一脚踩空,从上头跌下来。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古往今来,大多数帝王都在竭尽所能地逼着自己成长,非得将自己从一个活生生的人掰成一个不识苦难和烟火的神仙。
只是现在瞧着,宁衍倒暂且像是个例外。
江晓寒作为帝师,职责上应时时提点他为君之道,可首辅大人是个惯常不按常理出牌的,他非但不觉得宁衍这样的心性过于稚嫩,相反还很是敬佩。
江晓寒相信,当年宁宗源生前的最后半个月里,他必定关起门来教了宁衍许久的为君之道。
甚至于哪怕到了最后弥留时分,也不忘了给宁衍最后一句教导。
从为帝的角度来看,宁宗源无疑是个聪明的皇帝,一辈子未曾摔过跟头。他的意见和经验对于当年尚且年幼的宁衍来说,几乎是一本照本宣科都能让他发挥良好的锦囊。
可宁衍将那些教导都听进去了,却没有一一照做。
这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代表着他要放弃那种唾手可得的成功,转而寻求一条全新的路。
许多功成名就的大人或许都没有这个魄力,更妄论宁衍这样十六岁的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