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香如一眼识得那榻上之人,正是家主沉潋卿。
昨夜他负伤昏迷,被强人投入湖中,只当魂归水府,谁知命不该绝,恍惚间似有神明护持,竟漂流至此。眼下他浑身是伤,兼又气血两亏,以致沉睡不醒,教人观之不忍。
琼真挨在榻边坐了半晌,心中一时念起父亲舍身相护的情境,一时又忆及连日来所遭的变故,不觉悲极而恸,泪从眼落,不住地呜呜啼哭起来。
正哭得伤心,却见适才那老翁信步而来,通身已换过装束,没了箬笠遮挡,更显须发苍白,面目清奇。他身穿幅巾道袍,手执竹杖,捻须叹道:“你这女娃娃莫要吊泪,老夫既救了人,便断不会叫他殒命。”
诸位看官,你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老翁一介凡胎,何来如此大的口气?
原来此人姓钱名元珣,乃是昔日吴越国国君钱镠之子。传言他降生之时云落八丈,有鹤来迎,因而八岁能文,十四能武,及至长成,更是雅修彭聃之道,兼得药理之通。可惜他生逢乱世,极厌兵起民变,索性抛却红尘俗世,自号青云子,放舟太湖,寻一处隐逸所在,名曰春流渚,自此合则见世,不合则隐,恍然已逾百年。
远近百姓虽不知其来历,却广受恩惠,又见他不单精于岐黄之术,更且善卦,通晓过去未来诸事,便人人播扬,处处传说,尊称一声“湖上公”,只当是个得道真人罢了。
而那面貌姣好的妙龄女子,本为弃婴,尚在襁褓中时被人置于木盆逐流水上,所幸逢了造化,竟被这高人捞救上来,想是有缘,便取了若素二字做名,恰合“上善若水,安之若素”之意。
二人祖孙相称,扶持度日,不觉光阴荏苒,弹指十余载,若素已是十八岁了,真个是秀靥比花娇,玉颜艳比春,又因朝夕受教,聪明胜人,渐通百家经籍,颇具咏絮之才,正是:扫眉才子女相如,旧掌芸香四库书。ωóó13ó(13)
她另有一条好处,便是兰质熏心,博施济众,最是心肠绵软的,此时眼见琼真哭得可怜,少不得温言宽慰:“小娘子切莫伤怀,我阿爷应承下的事,还没有办不成的,你身子不好,需多加保重才是。”
听了这话,琼真到底收敛了思绪,起谢再叁,感念之情溢于言表,只是想到自身不过一介弱女子,兼又眼盲,正如云边孤鸿,水上浮萍,漂泊不定,如今虽承了大恩,除了言谢亦无计可施,不觉微微一叹。
香如自然知晓主人家的心思,朝那高人躬身一拜,说道:“老丈有所不知,我们本是清河县人士,家中行商……”一时悲悲切切,将琼真陡遭意外双目失明,父女俩南下投医,并湖中遇匪之事仔仔细细说了一通,过后又恳切相求:“老丈今日既施了援手,还望添恩到底,替我家娘子医治眼疾,我虽为奴,身微言轻,也甘愿典身相报,伏侍恩人。”
青云子听罢颔首一笑:“你能有此心,可见事主之诚,只是世间诸事皆有缘法,老夫救人,全凭天意,若要强求,怕是枉然,再者……”说到此处,他复又抬起眼儿看了看琼真,接着道:“我观这小娘子面相,乃是福泽深厚之人,她的眼疾可医,但时机未到,缘分到时,自有巧宗儿候着她,届时或无需老夫出手,便不药而愈了。”
这一席话玄之又玄,香如听得一知半解,还待细问时,却见琼真跪下身来,循声俯首,以额触地,恭敬道:“多谢老丈一片慈心,既得知父亲下落,已无别挂,旁的事,唯有随缘二字……想来这人世繁华,烟火众生,不拿眼看时,应也别有一番趣味。”
接连几月舟旅劳顿,险象环生,琼真先时常常自怨,愁绪满怀,如今大难不死,受此点化,顷刻间倒如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执迷之事甫一放下,脸上便带出了几分笑意。
青云子亦暗暗点头,知晓这女子是个聪慧的,遂不再多言,只吩咐道童备下齐整肴馔,又洒扫屋舍数间,权作待客之用。
当日晚景不题,琼真主仆二人初识高人,不知他的神通,哪里料到今遭所言俱有深意,日后竟一一应验,此乃别话,暂且按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