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北京人口增加, 入学的学生人数也水涨船高,学校的压力大了,就更不愿意接收外地户口的学生了。
去年蔡颖的女儿小豆就被家附近的小学拒绝了, 后来在蔡大哥的努力下才上了毛巾厂的子弟小学。
鲁盼儿和杨瑾早打听了情况,决定送孩子上燕京大学的附属小学。
杨瑾虽然还没有毕业, 但作为高考后第一批研究生, 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 他已经参加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历史系便为他开了介绍信,这样梓恒得到了教职员工子女的待遇。
鲁盼儿与杨瑾将儿子送进学校,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平常过日子, 户口不在北京不觉得有太多不方便,但到了关键时候,还真是麻烦。”
“不到两年我就毕业了, 就会真正留校工作, ”杨瑾安慰妻子,“那时梓嫣上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 将来还有升学的问题。”
就算在北京上了学,没有户口还是不能参加北京的高考。
“我会想办法, 孩子们读书绝不能耽误。”
鲁盼儿知道杨瑾最重视儿女的教育, 反而又安慰他, “如果户口调不过来, 过几年我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读书也没什么,不过几年时间而已。”
“要是那样的话,我也跟你回老家工作。”
“那怎么行?
回老家哪里有燕京大学这样好的学术环境?”
鲁盼儿十分反对,“你一定要留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
“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想这些太早了。”
杨瑾笑着拍拍鲁盼儿,“你去店里吧,晚上只接梓嫣就行了,我接了梓恒回家。”
梓恒的学校正在燕京大学的院里,他们父子倒是顺路,鲁盼儿一笑,“今天是梓恒第一天上学,我一定要来接他的,以后再交给你。”
“也好,今天我们一起接儿子,一起回家。”
这天下午,鲁盼儿特别早些出来,先去幼儿园里接了小女儿,又骑着车带她去附属小学。
娘俩儿在校门口遇到杨瑾,梓嫣便扑到爸爸怀里,“我也想跟哥哥一起上学!”
“可是你还小,要六岁才能上学呢。”
杨瑾捏捏女儿的小鼻子,“你现在几岁?”
“四岁。”
“还有几年长到六岁?”
梓嫣便伸出十根白白嫩嫩的手指头,一个个地数了起来,“两年!”
“我们梓嫣可真聪明!
再过两年就能跟着哥哥一起来上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