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谦十分高兴,邀请他在京城玩一阵子再走。
郑老爷也不拒绝,官员考上进士后本来就有探亲假。他是青州人,回头还要回那边继续做官,这中间的探亲假就可以省了下来,他预备在京城和好兄弟多聚一聚。
刘文谦跑去和吴大人告假,吴大人摸了摸胡须,二话不说批了十天。
他立刻带着郑老爷四处逛,还积极联系京城文人,哪里有文会了,主动把郑老爷推过去,帮他发展人脉。
郑老爷自己不是特别出彩,除了耿直忠贞外加勤奋踏实,没有别的优点了,但架不住他儿子名气大啊。
刚开始众人不大看得重他一个老头子,快五十岁的人才中了个进士,以后前途有限。可一听说这是郑怀瑜的亲爹,还是诚王的义兄,好家伙,大伙儿立刻把他拉过去,不问他怎么做官考试,就问他怎么教儿子的。
郑老爷在京城四处玩耍了一个月,然后准备回青州。
还没等他收拾好行李呢,吏部忽然下了公文,他被调任至工部做一名六品主事。
郑老爷被这公文砸懵了,青州的附属官调到工部做主事,别说他了,青州知府都愿意。
这下子好了,郑老爷不用回青州了。刘文谦火速派了一些人去青州,要把郑太太等人接过来。
郑老爷和刘文谦商议,“王爷,让内子过来就行,两个孩子还留在那里吧。仁哥儿的学堂办的不错,来了京城他也没事情做。德哥儿的书肆这两年也可以,原来我在青州,他沾我的光,顺顺利利的。这回我走了,让他多少尝一尝无人依靠的滋味,不受些挫折,如何能顶得住风雨。”
刘文谦也不反对,只让人把郑太太接过来。
郑颂仁听见父亲的吩咐之后,让长子鹏哥儿跟着一起到了京城,代父母孝敬祖父母。
郑老爷一直住在诚王府,等郑太太来了之后,夫妻二人要求搬出去住。刘文谦也不反对,帮着找了一栋宅子,两口子带着长孙在京城安顿了下来。
春闱的事情尘埃落定,朝廷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等春税收上来后,西北韩世梁亲自给皇帝写了奏章。
奏章里把西北军扩充的成果一一进行汇报,同时也把他自己看到的边境贸易告诉了皇帝。他是皇帝心腹,他说的话,比别人更有分量。
韩世梁说话公允,不夸大,不隐瞒,但所描绘的景象也足以让皇帝心动。
当初都说西北穷,这五六年的工夫,以镐京为中心,整个秦西省变得比江南也不差了。随着边境贸易的继续开放,每年都能源源不断给朝廷贡献许多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