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东杨的眼神闪了闪,褚石的名是县学里统一报的,所以他没漏掉报名册里出现的第四个人的名字,他受常墨所托不将此事透露出来,以免常母担忧,所以便只能自己一个人消化,此子也下场一试的话,对族里的四个孩子没什么影响,怕就怕师傅对徒弟藏私啊。
但愿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哪怕最后中的只有常墨也好,毕竟也是褚村的人了,他们一样与有荣焉,当然最好还是那四个孩子里的一个能中。
坐在牛车上的常墨就不知道身后的这些弯弯绕绕了,身子随着牛车晃来晃去的,她在心里盘算着到了县城里要不要雇辆马车,毕竟此去府城骑快马也要一日之久,牛车这个速度太慢了,前世她就是坐牛车去的,足足走了五日。
若是换了马车,或许两三日就能到了,车身晃了晃,常墨抓紧扶手,心里算好花费,最终决定到了县城后还是雇辆马车为好,老话说的好,再苦不能苦路上。
※※※※※※※※※※※※※※※※※※※※
没错,晚会还有一更~
第37章 第三碗汤
10:
三日后, 襄南府城。
常墨与褚源、褚志和褚砚一行四人到了目的地, 凭着前世的记忆, 她带着自己的三个学生又找了个不起眼的小客栈。
从前是为了省钱,所以才找不起眼的便宜店家, 后来她才知道赶考最好的去处就是这等小客栈,因为便宜所以来往的多是歇脚的普通人家。
大家都不想惹事,也没有年轻人的喧闹,有利于温书, 最重要的是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与客套,读书人中少不了自视甚高之辈,都说文人相轻是千古不变的事实。
你约我写首诗,我约你作个赋,你胜一筹我输一筹的, 多多少少会影响心绪, 是以远离人群就是远离问题。
离开考还有半个月之久,常墨想了想这次府试的考题,老生常谈的把自己押的题给了他们,一诗取‘大雪’,一赋取‘世无常贵, 事无常师’。
至于最重要的策论她还在思考要不要押中, 若是把原题给自己的学生,他们再没有天赋也有中举的可能, 若是不给原题, 他们准备的再充分都有落榜的担忧。
↑返回顶部↑